Monday, October 10, 2005

管理十四則

管理十四則

楊望遠 顧問

法國開礦工程師費堯(Henri Fayol 1841-1925)提出管理十四原則,為各界引用,逐漸發展成管理學。玆以現代觀點詮釋,仍感歷久彌新,不失有效管理之精神。

一.專業分工(Specialization / Division of Labor):期能各適其職,快速上手熟練。若再佐以分段派工(第一段:完全照標準操作;第二段:依教戰手冊處理狀況調整變化;第三段:憑經驗解決異常),新手可快速變熟手。

二.權責對等(Authority with Corresponding Responsibility):權力源於企業之組織、制度、標準、默契,而非個人;願承擔多大責任,即可擁有相對執行之權力。若再佐以三級授權(依標準執行80﹪、依職掌判行15﹪、依政策/目標決行5﹪),當能加速、加大行動及反應力。

三.遵守紀律(Discipline):不論約定俗成,抑是共同決議,任何團隊成員必須遵守,以免內耗及失控。其原則是讓個人有最大自由發揮空間,但不干擾他人,且不脫軌,並非井然有序,而是亂(活力與創意)中有序。

四.統一指揮(Unity of Command):早期組織,原則上,由誰指揮,向誰報告,採單一對應。當今組織多元化,加上職掌明確,指揮報告體系由屬人為主轉為論事為主,以減少延宕及誤傳。

.統一方向(Unity of Direction):為避免各自為政,力量分散,宜由共同之高階主管整合出一致的努力方向及目標。1954年,彼得。杜拉克提出目標管理或以此為濫觴。

六.犧牲小我(Subordination of Individual Interests to the General Interest ):個體目標不得妨礙整體目標,必要時,先犧牲小我短利,以成就大我之最大利益,而獲取長期回饋之效益。

七.報酬對等(Remuneration of Staff):「每個人只願做可被衡量的事」、「當努力與報酬成正比,才能激發一個人的動力」、「公平合理,信賞必罰」、……。若再佐以「高薪資,高績效」策略,當可大幅提升績效,員工薪資獎金大幅增加,但薪資單位成本反而降低。

八.分權管理(Decentralization):中央與地方均權,將決策權與執行權予以劃分,凡有法規、標準可循者授權地方自治,凡需集中控制最有利者由中央集權。企業要做大,發展為集團,且不致分崩離析,此為重要關鍵。

九.交流網絡(Scalar / Line of Authority):早期交流,需透過下行指揮、上行報告、平行協調體系,以確保組織穩定運作。如今,斜行(不同部門、層級)交流讓事件相關當事人直接協商,且形成網絡,不因任何人不在而中斷交流。

.常態管理(Order):凡任何例行有規律、穩定無問題、狀況可控制、簡明無疑難、……之事務,皆訂成標準,纳入日常管理(Ongoing Management)。管理之道即是分辨正常/異常、常態/偶發、通案/個案、長期/短期、內部/外在、……予以層別管理。

十一.三公一合(Equity):公平(協議遵行)、公正(沒有特權、例外)、公開(過程透明、交流管道暢通)、合理(理念交集,大家同意),庶可避免內鬥。再佐以全員參與,開發無盡之腦力及潛能。

十二.穩定維持(Stability of Tenure):改善的成果需維持住,改善的經驗需累積、擴散、傳承,企業需保持穩定成長,方能暢通升遷管道,養成全方位人才。此方面有賴PDCA(合理化改善)與SDCA(標準化維持)交互循環。

十三.自動自發(Initiative):需激發員工內在之原動力,並促使其自動自發去改善、創新、勇於承擔、向高標挑戰。此部分需佐以績效管理體系,使有做/沒做、做多/做少、做好/做壞、主動/被動、積極/消極、……明確分辨。

十四.團隊合作(Esprit de Corps):莫在內部爭排名,宜攜手挑戰自己、標準、同業,以產生團隊精神,同仇敵愾,爭取業界領先。要形成團隊,促進合作,沒啥大道理,只需讓每個成員感到「利害與共,同舟一命」即可。

管理是科學,也是藝術,可標準化者即科學,需人為判斷者為藝術;但一路發展迄今,至少須達到「八分科學、二分藝術」或「八分標準、二分彈性」及「大同小異」,方符合管理之宗旨。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