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September 13, 2005

原物料行情的報導

商業周刊關於能源,原物料行情的報導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
東歐市場長期將受惠於原物料市場表現
資源熱/原物料多頭行情 吉姆•羅傑斯:至少將持續15年

【東森新聞報 文/商業周刊】
七年前,亞洲金融風暴,俄羅斯、印尼大舉拋售原物料。五年前,全球原物料價格跌落谷底, 華爾街看衰後市,美林證券裁撤相關部門。

當時,吉姆•羅傑斯(Jim Rogers)即使被視為瘋子, 仍獨排眾議喊出:「原物料大多頭行情來了,油價會漲到每桶一百美元。」

今年三月,高盛證券發表報告:油價會漲到一○五美元。七月初,油價攀升到每桶六十美元,價格波動令人心驚。

羅傑斯卻說,原物料的長期報酬不輸股票,風險也不會比較高, 華頓商學院教授高登發表論文支持他的論點。

這位全球原物料教父,他最新預言: 「這波原物料多頭行情至少將持續十五年。」

這場資源爭奪戰的啟動點,是金磚四國的龐大消費力, 企業、國家掠取原油、鐵礦等資源的角力日趨白熱化, 原物料價格節節攀高,看回不回。

羅傑斯的新作《Hot Commodities》,深入闡述此論點, 推出後被美國《商業周刊》選為財經類最佳暢銷書。

中文版出刊前夕,《商業周刊》取得獨家披露權。

文/吉姆•羅傑斯我深信我們目前正處在長期原物料多頭市場中。

二十世紀出現過三次長期原物料多頭(一九○六至一九二三年、一九三三至一九五三年、一九六八至一九八二年),每一次平均延續十七年多。

原物料空頭市場在一九九八年結束,當時價格跌到逼近二十年來的最低紀錄。我認為,這波原物料好景從一九九九年初開始。

原物料是歷史上最重要的東西,每天有幾十億美元投資在原物料上。

如果沒有原物料期貨市場,你日常生活所需的東西,從早起的第一杯咖啡,到防風門上用的鋁,到新西裝上的羊毛,不是變得很珍貴,就是找不到,而且絕對會越來越貴。

原物料價格由供需的基本經濟原則決定,供應和庫存充足時,價格會下跌。

需求增加時,價格會上漲。

看出供需失衡,樂於投下資金的投資人,會得到很多倍的報酬。

你可能認為,埋頭在黃豆、砂糖、棉花、原油的起伏上相當「無趣」。

但是在一九六六到一九七四年間,砂糖期貨價格從一。

四美分漲到六十六美分,我跟你保證,那些抱著廉價砂糖的人看著砂糖上漲超過四十五倍,都覺得十分有趣。

今天風水又轉回到原物料上。

我怎麼能夠這麼確定未來十幾年內,原物料價格會繼續上漲?二十世紀裡,原物料多頭與空頭市場週期平均延續十七至十八年。

我告訴你為什麼。

每一種有交易的原物料都要時間尋找、生長、生產與運輸,能源產品與礦物的探勘與生產要花幾十年時間。

北海在一九六九年發現石油,北海石油到一九七七年才流到市面上,阿拉斯加北坡石油是在一九六八年發現的,花了九年時間才流到市場上。

即使是一千二百磅的公牛從母牛懷胎,到長大到可以宰殺,都要花兩年以上的時間;咖啡樹要花三到五年長大,才能結果,這就是為什麼原物料多頭市場延續這麼久的原因:東西的供應逐漸枯竭,卻沒有增加新產能,光是看出這種變化就需要時間,何況是讓產量提高到可以滿足需求的程度。

在過去原物料供應減少的這二十多年裡,需求繼續成長,亞洲蓬勃發展,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經濟也繼續成長。

逐漸成形的中國經濟巨龍,大口吞下各種原物料。

大約在未來二十年內,中國會變成世界最大的經濟體,其他人必須思考如何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。

一九八八年,我第一次騎著機車橫貫中國,根本找不到路,必須騎機車橫越沙漠。

一九九九年我駕著車再度回到中國旅遊,卻看到橫貫全國的高速公路。

二○○四年我再度回到中國,經濟仍然以驚人的速度成長,基礎建設迅速發展,原因之一是要迎接二○○八年的奧運與二○一○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。

中國目前已經超越日本,成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,僅次於美國。

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報導,光是二○○三年,中國消耗的鋼鐵就達到二億六千萬噸,占世界鋼鐵用量的三六%,超過美國和日本的總和。

不久之前,中國還是主要的原物料出口國,現在要進口一半的銅、五分之三的鐵礦砂和三分之一的石油。

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也吸光歐洲回收廠生產的每一塊廢銅、廢鐵。

從二○○○年起,中國進口的廢金屬幾乎增加了一倍,在二○一○年前,可能再翻一番。

鄰國此時卻不能相讓,南韓和日本自產的大宗物資很少,正在與中國爭奪原料。

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經濟成長第二快的國家,僅次於中國,因此對原物料的需求也在增加。

(小啟:本報獨家使用商業周刊每期最新報導。

本文經商業周刊獨家授權刊出,更多精彩內容,請看最新出刊的922期《商業周刊》)

No comments: